2025年3月23日,大连海事大学智能海洋装备科普教育基地迎来大连市中小学82名科技爱好者。基地携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电航学社,通过"理论实验+项目展示"双模块设计,为青少年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海洋科技启蒙课。
在"电之韵律"实验课堂中,同学们通过信号发生器、发光二极管、蜂鸣器等电子设备和器件,感受光信号与声信号的直观变化,捕捉直流电与交流电的波形密码。当蜂鸣器在不同电路模式下奏响差异明显的声频,实验室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印证着抽象理论的具象转化。


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曾获多项科技创新奖项的电航学社为中小学生开启项目探秘之旅。在大学生指导下,水下机器人灵巧的机械臂操作、3D打印设备层层堆叠的制造工艺、机器狗的智能避障演示以及无人机的空中悬停特技,让书本中的智能装备概念变得立体可感。成员们通过"工作原理小课堂",用生活化比喻解析复杂技术,如在讲解无人机定位系统时,将其比拟为"天空中的电子信鸽"。活动现场设置的"科技问答擂台"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二十余个由学生自主提出的创意设想被收录进基地的"未来海洋家"创意库。




本次科普活动通过高校优质资源下沉,构建了"认知-体验-畅想"的科教闭环。基地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大学实验室+中小学课堂"的科普模式,为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注入蓝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