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伴随着新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事业的诞生,“海大信息人” 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几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以1953年大连海运学院成立之初开设的无线电工程学、无线电助航仪器等电子信息类课程为肇始,不断发展壮大。先后从1960年9月设立的电子计算基础专业、1964年1月成立的无线电系、1977年12月成立的电子工程系、1984年9月成立的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1998年4月成立的信息工程学院、2000年12月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年1月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直至2017年6月重组形成现在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目前,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办学体系。拥有9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分为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2个大类专业),3个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专业实验中心);拥有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是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7个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3个辽宁省示范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并分别在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同类专业第一名;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辽宁省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教学中心)2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电磁场微波天线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交通与重大装备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水上智能交通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交通安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传感与智能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科研团队(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团队、辽宁省水下机器人技术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中心(辽宁省船用集成电路片上系统设计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拥有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1个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建有1个辽宁省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20余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77人。学院拥有交通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国内外知名、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省级教学名师。学院承担多项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省部级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奖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为交通及其它领域的科技发展及企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教师多次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创新团队、辽宁省创新团队、辽宁省优秀教师、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大连市领军人才、大连市“三育人”标兵等各类荣誉称号。

  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近32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院在思政教育、学风建设、四商培养及就业指导的基础上,以学生专业为方向,以相关赛事为牵引,搭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平台,组建电航学社、德航学社、博航学社等“十大科创社团”,为信息学子的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在近年来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国内外A类赛事中,学子们均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涌现出中国首位女潜航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辽宁省华育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学院除招收国内学生外,还招收国外留学生及进修生。学院部分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参加我校与美国休斯顿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等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的“海大信息人”将秉承“惟真惟实、博学远志”的院训,脚踏实地,奋发图强,在科教兴国和服务“四个交通”战略的征途上不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统计截至:2023年6月]




版权所有: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 大连海事大学电航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