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科技海洋 点亮青春梦想——大连湾中学学子科普活动

作者:张雅楠 时间:2025-07-28 点击数:

7月17日,大连海事大学智能海洋装备科普教育基地为大连湾中学八年级、九年级的百余名师生精心策划了集科技实验与创新体验于一体的科普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海洋科技魅办,点燃探索热情。

探秘电磁世界,解码船舶“语言”

在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八年级学生代表在张姗姗、周丽娜讲师的引导下“遨游电磁波的海洋”。通过亲手操作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学生们直观理解了抽象电磁信号的产生与形态;当交流电驱动LED灯明灭闪烁、蜂鸣器发出规律声响时,电磁信号的动态特性变得触手可及。

同时翟朝霞、俞志英讲师则为七年级学生揭开“船舶灯语”的奥秘。利用直流电路驱动LED模拟船舶航行灯,配合万用表测量实践,学生们在搭建串并联电路中掌握了船舶灯光通信的科学原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航海符号。

对话智能装备,浸润大学文化

实验环节结束后,学生们分组踏上科技探索之旅。八年级学生在张雅楠讲师的引领下,步入辽宁省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在这里,他们零距离接触了学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水下捕捞机器人等尖端海洋装备。灵活精准的水下机械臂、高度集成的传感系统令同学们惊叹不已,25分钟的深度体验,让课本上的“大国重器”真实可感

随后,大家移步至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电航学社。学社的科技骨干们热情展示了自制无人机、仿生机械手、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博弈机器人等一系列充满创意的科研项目。精彩纷呈的演示引发阵阵赞叹与好奇,点燃了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大学生还精心为中学生准备了3D打印作品,作为有奖问题的礼物。

与此同时,七年级学生在讲师于凡的带领下,体验了逆向路线:他们首先探访了电航学社的创新工坊,沉浸于大学生们的创造氛围中;随后前往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参观体验。这条路线同样让他们深刻感受到高校浓郁的科研气息与人文底蕴

深化校地协同,播种蓝色理想

本次活动是智能海洋装备科普基地践行科教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基地依托海事大学特色学科资源,将船舶通信、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知识转化为适合中学生的实践课程。大连湾中学作为合作单位,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为青少年搭建了接触科技前沿的桥梁。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更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海洋强国意识,为培养未来海洋科技人才播下希望的种子。

随着夕阳西下,满载收获的学子们踏上归程。这场跨越中学与大学的科技对话,在年轻的心中激荡起探索深蓝的涟漪,也为校地协同科普开启了崭新航程。基地将持续优化科普载体,让科技之光点亮更多青春梦想!

版权所有: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 大连海事大学电航楼.